关注

北京中源创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地    址 :北京市朝阳区北美国际商务中心C座101室

电    话 :010-82306725

传    真 :010-82306752

典型案例

Typical Case

探寻德清县“青山绿水共为邻”的垃圾分类生态循环渊源

 在享有“江南第一山”美誉的莫干山脚下,坐落着一座占地9亩,集厨余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宣传、利用和推广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生态环保基地,这便是在全国都颇具名气的“德清县城乡环境生态综合体示范基地”(以下简称“基地”)。



基地于2018年由北京中源创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与德清县政府共同规划建设。


 两年前,为响应党和政府“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理念号召,以及千村整治万村示范,一百个垃圾分类试点城市政策要求,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推行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计划,德清县积极响应并推出“一把扫帚扫到底”城乡环卫管理一体化新模式,依循合理布局、区域收运、就近处理、统一运作、全程监管原则,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垃圾分类处理工作。



 在农村垃圾分类取得阶段性进展,有机垃圾资源化利用站全县覆盖率达67%的基础上,德清县自2017年全面规划开展中心城区垃圾分类工作,2018年生态综合体应时而生。


满足德清发展需求 合理搭建基地结构

 作为基地设计和承建单位,中源创能联合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和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学府,结合德清县当前阶段有机垃圾处理经验以及垃圾分类需求,为德清县量身定制出一座由有机垃圾资源化处理中心,肥料高值利用深加工中心,有机肥农业应用示范中心以及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园区四个主功能区构成的综合性示范基地。



 基地构建模式以“前端分类+就近处理+资源回收+宣传展示”为一体。这是全国首座城乡环境生态综合体。


基地运营成果显著  主功能区亮点频现

“蓝天白云游,绿野无尽头”是如今德清县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这样宜人宜居的环境受益于这座“垃圾革命”主战场,在它平稳运营的760余个日夜中,德清县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也随之迈向一个新台阶。

 处理能力不断升级,日处理规模翻番达40吨。有机垃圾资源化处理中心是垃圾处理的主战场,它面向主城区及周边农贸市场、居民垃圾分类产生的果蔬垃圾和厨余垃圾开展集中收运处理,针对垃圾来源、杂质含量和收运方式不同,分别采取车、桶两种上料模式,经过分拣、破碎脱水预处理,微生物好氧发酵等工艺流程,将有机垃圾降解为水、二氧化碳和固态有机质。 



 随着垃圾分类工作取得进展,基地垃圾收运规模日益增大,为满足垃圾日处理需求,中心分别于2019年10月和2020年6月开展第二、三期设备扩建工程,共增设两条日处理规模10吨的完整生产线,设备总处理能力由建设初期的20吨/天升至40吨/天,处理能力提高一倍。当前实际处理能力已接近50吨/天,实际处理能力超过设计处理能力20%。

 据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目前基地共处理有机垃圾1.8万余吨,垃圾减量率达90-95%,资源化利用率接近100%。

 深挖终端产物价值。肥料高值利用深加工中心基于基地及其他有机垃圾资源化处理站产生的高有机质含量产物,经过筛分,进行物料混合,复配腐植酸、无机肥、微量元素和微生物制剂等以生产不同的高附加值产品。

 产出有机质经过补充养分及微量元素、造粒、整形、烘干、冷却、筛选、检测封装等工艺,将有机肥料加工形成粉状、颗粒状和棒状等形态,广泛用于大棚蔬菜种植、茶叶种植及花卉盆栽等,以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该肥料可调节土壤生态微环境,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目前已有多家厂商与基地长期合作采购使用,发酵产物长期供不应求。

 湖州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购买使用基地肥料后,在出具的肥料使用证明中,表示该肥料在增强植物生长,改良土壤品质和作物增产方面效果显著。



 寓教于游宣传垃圾知识。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园区与有机肥农业应用示范中心(温室大棚)通过寓教于游的模式,使基地参观者能够直观、立体地了解垃圾分类理论知识和终端产物价值利用。



 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园区通过展板、沙盘、灯箱、视频、实物和互动游戏等形式,搭建出一个集宣传、展示、体验于一体的教育园区,向参观者推广垃圾分类理念,介绍德清垃圾分类成果。将垃圾分类形象地植入人民群众思想意识中。

 温室大棚则通过合理布局和科学管理,利用有机肥及基质,种植叶菜、果菜和浆果等多种特色农产品,展现绿色、有机、无公害的新型种植模式,是循环农业功能利用的微观体现。

 目前,基地共接待游客参观340余批次,参观人数达6000余人,他们不乏有来自环保事业主管单位、行业学者、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等组织群体。同时,寓教于游的推广模式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好评,为此县政府还授予其“德清青少年垃圾分类实践教育基地”称号。

 衍生品推动产能变现。在垃圾分类售卖间陈列着许多“德清城乡环境生态综合体”周边纪念品,比如水杯、冰箱贴、POLO衫、雨伞、笔记本和德清吉祥物玩偶等,他们都是可回收垃圾经过回收处理后再生产出的垃圾衍生品,是垃圾产能变现的有力证明。



 衍生品物美价廉,且多为生活日常所需,深受基地参观者们的喜爱与购买。


树立全国垃圾分类处理新典范

 总结过去,就是站在新起点上展望未来。2018年生态综合体应时而生,为德清县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推动县区垃圾分类处理工作逐步形成颇具特色的“德清模式”。

 生态综合体自建立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多家媒体争相报道,报道频次更是超百余次,如搜狐新闻、浙江新闻、中国固废网和德清发布等媒体平台。

 两年来,它用硕果累累的运营成绩,向德清交出一份满意答卷,充分展示出德清“源于自然,尊重自然,回归自然”的垃圾生态循环理念,更生动诠释了党和政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文明生态发展理念。

 作为推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成功缩影,生态综合体将势必引领浙江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掀起一股优质高效的垃圾分类处理新模式。